Think
批判性思维的关键词
1.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批判性思维,英文叫critical thinking。是美国学者理查德•保罗提出的定义。 他说,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思维的再思考,[thinking of the thinking]。和它联系很紧密的两个词是:理性、独立思考。是教我们先要认识自己的思维,分析、评估它,知道自己的思维能力处在什么水平,然后不断改善,提高思维的质量。 无论是鉴别信息、做决策、解决问题,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依靠的是什么呢?是自己的感觉,既有的观点和别人的意见 1. 可参考《乌合之众》 ↩ 。然后就不断试错,遇到新的问题再想办法去解决,解决不了就自欺欺人、敷衍了事。相信“船到桥头自然 ...
Think
做一个合理的决策
决策的依据来源于“场景——用户——需求”,但对业务的认知局限会导致其信息理解上的偏差,不懂业务就难以做决策,以至于让决策的依据变得玄幻。如何说服所有人:我拿出来的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最好的决策呢? 把自己的每一次判断当做一次假设麦肯锡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最为推崇的一种就是“做出假设”。这是一种大脑进行逻辑推演,沙盘布兵的操作。 让你的每一次判断都是一次假设,而不是一个结论,我们往往在判断一个行业是怎样的时候,通过网络信息的辅助,自身的分析等等会得到一个我们认为正确的结论。一旦固话成结论,往往就会固执己见,看不到潜在风险。 而问题就是,你获取到的信息有可能不全面,也有可能不准确,错误的信息给了你错误 ...
Think
错误本身也是正确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为什么明明感觉不对的方案还要去做,明明用户需求不清晰、产品价值不知道,还要被强制安排接受去做。做也就算了,还要告诉我必须按照你要求的方案,那我不成了需求搬运工? 于是,你很苦恼,觉得没有成就感。 是的,很多时候产品就是搬运工,我们搬用户的需求,搬老板的需求,搬客户的需求。我们做了很多无意义的需求,无价值的功能,但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大部分工作所做的50%可能都是“无效”工作,而正是这么多的“无效”工作,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样功能真的没价值,什么需求是伪需求。 做错的事情,会让我们未来可以做更多对的事情,所以,换一个角度来说,错误本身也是正确,因为至少它当时立场正确。只要你内心 ...
Think
B端产品为什么要构建核心竞争力
B端软件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靠持续行业技术积累的行业,和C端完全不同。在现在的趋势看,C端的发展已经趋于饱和,B端发展又严重不足。 与C端不同,B端产品首先是为企业服务的,企业反过来为B端产品带来的价值而买单,购买原因虽然可能有很多,但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提升企业的利润(即降本促效)。 所以B端产品一定要在企业的利润链上产生价值,对企业的利润产生贡献。对最终的利润正向贡献越大,产品的价值也就越大。 如果一个B端产品没有对服务企业利润链产生正向价值或者价值极小,那这款产品肯定会销声匿迹,无论描绘的产品愿景多么宏伟也无法改变毫无价值的本质。
Think
B端 vs C端产品设计思路总结
1. 产品本质 B端产品服务于组织或组织下的角色,C端产品服务于个人; B端产品为完成目标,C端产品为满足自我; B端产品办公场景用,C端产品生活场景用; B端产品要客户,C端产品要用户; 2. 用户本质 客户是理性的,用户是感性的; 客户要工具,用户要玩具; 工具为了效率,玩具为了休闲; 3. 产品设计 B端产品基于客户已有的业务形态,C端产品基于用户的日常生活; B端产品关注组织和业务,产品核心诉求是功能流程和效率;C端产品关注人性,产品核心诉求是刚需、痛点、高频和体验。 B端产品效率思维,要合理的功能与模块划分、严谨的业务流程设计、一致性的操作体验、干净简洁的界面设计;C端产品流量思 ...
Think
遇到问题,为自己的进度“存档”
感觉一个比较有用的方法就像打游戏一样,如果问题太难的话,就别急着解决,先把面临的问题写出来,包括尝试过的一些简单的方案和结果(包括为什么简单方案不行),有个完整的“存档”。如果你知道有同事更懂,就把这个文档发给同事交流交流,如果没有同事能帮你看看,那就先放着,做点别的事情,摸摸鱼也可以。但是关键是等你准备回来继续解决这个问题是,一般”载入存档“到大脑后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思路出来,而且一直是会有进步的,慢慢就弄出来了。
Think
(转)如何治愈一流人才综合征
本文转自 建造者说 。结合近期处境,阅读后受益良多,遂转载自此处。 朋友L算是朋友圈中集合聪明与勤奋于一身的佼佼者,本科毕业顺利保了专业排名第一学校的研究生,毕业后又直接去了某个技术出身创始人的大厂,一路职级顺风顺水到了技术专家,又兼任一支核心团队的Leader,我常戏称L简直是活在职场童话中的白马王子。北京初雪之前,匆匆在机场与L见了一面,第一感觉竟然是「老气横秋」,短短半个小时的交谈,充斥着负能量的抱怨。我一边忙不迭安慰,一边惊讶于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的「婚姻」也会出问题: 换了个新总监,产品导向明显,技术Leader话语权变弱,技术导向的项目由产品经理来负责,显然不合理 新总监对技术 ...
Think
聊聊我对产品经理的认知
一、先了解产品经理是什么,都需要哪些技能别太相信网上一些给产品经理硬加光环的理论,仿佛人人都是张小龙乔布斯,一副原型图祭出后就能改变世界,更多的时候,我认为产品经理是一个执行者(即使你是在管理岗),是将想法落地的人,通过各种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用摆事实讲道理、撕逼、请吃火锅等方式来让研发工程师和设计师完成自己的构想,最终在多方周旋中,让产品顺利上线,并反复重复上面的过程,让产品最终被用户认可。 具体来分析的话,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图所示: 与此相对应的,产品经理所需要的技能,或者说能力模型,我把它分为两个层面,即「道」+「术」; 所谓「道」,多事一些软实力,如商业嗅觉、产品思 ...
Think
技术思维和产品思维,两者有高下之分吗
在阿里巴巴二十周年的庆典上,担任阿里CEO的张勇在会上宣布过,未来十年,阿里巴巴的产品经理将会由公司内长期担任技术岗位的人员转任。消息一出,在很多社区平台技术与产品产生了激烈讨论,都围绕着一个点:懂技术是否是产品经理的必备要素。 很多人都调侃产品和开发关系,也有不少互联网段子,技术和产品向来在人们眼中就像是“死对头”。技术和产品好比互联网这条大河中分出来的两条支流,刚开始并没有专门的产品经理岗位,设计产品的往往只是那些「爱管闲事」的工程师,像Steve Jobs。包括国内的雷军、马化腾等互联网大佬,都是技术出身。而国外哪怕直到现在Facebook和谷歌也没有设置产品经理这一岗位,对应的是产品 ...